西安抗疫日记 童年回味与诗词琐事【严建设】
西安抗疫日记童年回味与诗词琐事【严建设】2022年2月8日星期二。初八。多云转阴。今天仍持续新增本土0例。截止今天,陕西已是第18天0增加。自封控以来,今天是第48天。而今天现有确诊也成了0了。都出院了。家里的猫咪越来越胆小了,昨抱它在窗口看雪花,它伸出爪子去抓,想抱它去外面看看雪花,只要一放下地立即就逃窜,钻进一个地方猫起来。而且最近养了个坏毛病,喜欢跳上桌子,用前爪蘸蘸茶杯里的剩茶,然后甩在桌布上,这个字用西安此地话读作攦。今天躲懒没出去拍照,就把家养猫咪还有早上窗外的几张照片发出吧。汽油涨价了。本身已涨价至7.98元/升。路口的加油站原先每升优惠8毛,现在优惠3毛了,等于又涨价了5毛。加油免费洗车,排大队。早上老同学群里,孙文浩老师发了段高速路大堵车视频。我回复:孙老师早上好!堵车有种种原因。我在各大网站发布的日记中有记叙。主要原因有两点,一个是春节长假高速免费,车主好不容易沾点便宜,车流难免大;另个是疫情原因,也是主要原因。有些城市出高速口的车辆被要求人人刷双码,工作人员忠于职守个个验码。耗时过长,有的人手机信号差,急忙打不开。堵车几个小时成了常态。可能将会延续下去。当然,上海不会如此生搬硬套。不用刷码。其他很多地方都在折腾。难道上海做的不好吗。小学同学群里提及当年的班长。群主韩小莉说,任国平是我们的班长,后来转走了,好像在杨天祥家对门住,还有何荣李二凤在一个院子里。杨回复:那个时代也是老子英雄儿好汉的时代,也不是完美平等的时代!是否有个叫张建中的家伙,父亲是民警,那时候我羡慕极了,似乎还到学校来过!我1980年财院毕业,分到碑林区政府计划委员会,还与任国平父亲同事过两年,他叫任保兴,后来提拔到那个部门任副职去了!同学们都回忆一下,任国平的父亲是当时区人委计委的干部,任国平可能沾老爸的光,小学二年级就走后门转到西安外国语学校上学了,任国强是弟弟,比我们低几级,后来也走后门上了西安外国语学校了!我们还傻傻地上学开会,上山下乡。我家马路对面的大院里,住着一批共产党进城的干部,那是个二进院,还带个偏院。最大的干部不知在哪里任何职,当时上下班小汽车接送,占用的房子也多。除了任国平,李二凤父亲是西安市电池厂副厂长,何荣父亲是西安那个塑料制品厂的厂长,还有西安二轻局的干部。他们都在二进院子里住,一进院子住了一个当时在西安市邮政局工作的人,似乎不是干部职位!昨天有人在群里转了首诗《镣铐》很有意味:一个外籍富婆成了犯罪嫌疑人脚脖子被戴上电子镣铐举国人民为她抗议声讨一个弱女子疑被拐卖被强奸生了8个孩子脖子戴着铁链那些人都假装哑了说到诗词,西高老三届诗友社诗友均为年过七旬的老者。其社长陈建国微信留言:建设,你好。诗社更名为长安金秋诗社。如果将来某一天,国家要编辑《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百年诗选》时,一定会有个大章节要留给这一代人。而且收集素材时,一定会第一位将是名人诗词和官办各级诗词学会的会刊,第二位则是各级民间诗社所办的各种会刊,最后才是个人花钱费力自费出刊的各种诗集。如果从扬名立万角度,办一个知名的民间诗社,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最佳选择。所以我不赞成诗社与隔代的年青人混在一起(此前我提出吸纳大学生)。因为这个《百年诗选》自有他们的章节。如果要我为将来的百年诗选编一个章节,应该是:第一章共和国初创、第二章十年浩劫上山下乡、第三章改革开放30年、第四章邓小平的新时代。我可以肯定地对于我们这代人中诗词爱好者来说,按照我们这个体制下的办事规则,你费了很大气力出刊的自费诗集是不会进入这个编篡范围的,首先进入编篡范围的是领导和名人的诗词以及各级官办诗词学会的刊物上登过的,再下来为了粉饰太平,为了显示公允,他们也会从目前全国上千的民间诗社中挑选一部分知名度高诗社的优秀作品,我们正是冲着这样的目标来办诗社。我即可回复:文学和体制化浑搅在一起是没出路的。尤其当今社会,很多文化艺术的范畴是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绝大部分体制化的协会不过是沐猴而冠久占公堂闭塞贤路。有些老人蒙受多年奴化教育,自以为肚子有几点墨水,撰文写诗,佶屈聱牙,缺乏新意。致力于一窝蜂搞标语口号式诗词去歌功颂德,写不出有生命力的,人性化的能令人记忆深刻的文章和诗词,基本上没什么受众。我觉得这个事你说服不了我。道不同。另,你上面所说的第2章和第4章如果实话实说写的话,里面将会有很多敏感词,根本发不出来,将会被屏蔽掉。陈回复:如果现有体制在建国百年时安然无恙,你说的实话实说就没有可能入册,我们诗社也不会给他发表机会。你还是年轻了些。一代人说当代人的事就会乱套。
{:mocs_33:} 我咋觉得社长说的有些道理 可爱 政治老百姓是搞不明白的。如果言语自由恐有祸事啊。比如苏东坡半生流放,康乾盛世文字狱。
再说利益之争必有大难。看那哈萨克斯坦,满目疮痍,毁坏的建筑 财物惊心动魄。人世间喜忧参半啊,正如狄更斯所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我却要说人间世,总是最好与最坏并存,或许就是梁实秋写《人间世》的心里话吧。
严老师慎言啊。 回忆回忆 赞 请收下我的膝盖 呵呵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