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创原·2022创共体知识产权运营转化对接暨专利技术成果转化签约仪式”举办
央广网西安7月6日消息(记者刘昱)7月5日,“秦创原·2022创共体知识产权运营转化对接暨专利技术成果转化签约仪式”在陕西省西咸新区沣东新城举办。本次活动是陕西省创新驱动共同体(以下简称“创共体”)“知识产权一平台一基地一网络”的初期成果展示,包括“陕西省专利导航(秦创原·陕西创共体)服务基地”揭牌,创共体与高校、企业、银行、法律服务机构等签约。
陕西省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局长侯社教指出,创共体在近一年的时间里,以实施专利转化项目为抓手,与高校院所、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银行、担保公司、基金等专业机构紧密合作,为初创科技型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实现政策、技术、金融、人才无缝对接。省知识产权局围绕“强供给、促需求、优服务”等专项计划重点工作,多措并举,深化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提升高校院所等创新主体知识产权转化率和实施效益,促进专利成果更多惠及中小企业。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陕西省创新驱动共同体创始人韩开兴表示,创共体积极融入“秦创原”建设大局,实施专利转移转化,积极探索知识产权运营服务机制,通过搭建专利转移转化服务平台、遴选专业服务机构、建立“精准滴灌”专利转化服务体系,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的筛选和评估工作,目前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工作初见成效。
开展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建设 为企业创新发展保驾护航
开展专利导航工作,能够推动建立专利信息分析与产业运行决策深度融合、专利创造与产业创新能力高度匹配,更好地服务于市场主体创新活动。
陕西创共体企业孵化有限公司联合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于2022年1月共同申报建设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并获批。会上,“陕西省专利导航(秦创原·陕西创共体)服务基地”揭牌,标志着创共体专利导航服务的正式启航。
创共体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关于加强专利导航工作的通知》,加强对专利导航标准的宣传、推广和实施,完善专利导航工作体系建设,培养专利导航人才,积极开展专利导航工作,发挥导航的决策指引作用,促进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关键领域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和储备,服务重点产业发展。
构建专利技术推广应用平台 成功“唤醒”百余项专利
会上,创共体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邮电大学、西安工程大学进行了高校专利技术成果合作签约仪式,全面开展高校专利对接合作,深度挖掘高校潜在应用专利,共同推动高校专利转化运营,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记者了解到,前期,创共体主动对接高校、科研院所和中小企业的专利技术需求,在半年多的时间里为西安博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西安鲲鹏易飞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西安朗普达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等50家企业提供专利转移转化服务,成功“唤醒”有效专利160余件。此次活动现场,创共体还与孵化企业进行了知识产权服务签约,企业与高校进行了专利转移转化合作签约,展示了创共体近一年来的知识产权服务成效。
同时,为进一步增强创共体技术转移供需对接服务水平,助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创共体与西安科技大市场服务中心签订科技成果转化合作协议,在技术转移转化、知识产权法律保护、资源交流对接等方面开展深入、高效的合作。
活动期间,西安博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驰、西安远诺技术转移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海栋、北京市康达(西安)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照东分别进行了《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体会》《高校知识产权运营助力秦创原发展》《专利侵权判例研究》主题报告。
深入落实“精准滴灌”孵化优质服务体系 勇当秦创原建设排头兵
当前,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进行,创共体积极融入此项建设。
针对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中存在的痛点堵点,创共体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总结出 “精准滴灌”孵化优质服务体系,并以高标准严要求实施落地。为高校科技项目团队提供政策、技术、知识产权、创业咨询辅导、金融、财税、市场推广等系统化服务,勇当秦创原建设排头兵,致力于成为科创产业高效运转的“加速器”。
针对绝大多数中小科技企业没有有形资产做抵押担保难以得到银行贷款的情况,创共体联合多家银行,开展以专利和商标等无形资产做质押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为初创科技企业申请银行贷款打开了大门。活动中,创共体与中国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康达(西安)律师事务所进行了签约。同时,秦创原春种基金与创共体在孵企业西安地山视聚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协议,加速企业创新发展。
{:mocs_29:} 关注 可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