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抬头仰望,沁人心脾的“泾河蓝”如同洗净的绸缎,铺展在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的上空;层林叠翠,碧水荡漾,四顾远眺,满目皆是生机盎然的“生态绿”,仿佛大自然最慷慨的馈赠,让这片土地焕发出无尽的活力。
四季更迭,无论是繁华喧嚣的城市中心,还是宁静祥和的乡村田野,亦或是热闹非凡的旅游景区,泾河新城都宛如一处梦幻之地,移步换景,一幅天更蓝、林更绿、水更清的美丽画卷在眼前徐徐铺陈开来。
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今天,生态环境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发展水平与宜居程度的重要“标尺”。泾河新城位于西安正北部,是西咸新区五大组团之一。这里不仅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还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增大。如何在快速发展的浪潮中护好绿水青山,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共生,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成为泾河新城面临的重要课题。
漫步在泾河新城,大大小小的公园如同珍珠,点缀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成片的绿地点燃生机,绘就自然生态之美;绿道绵延起伏,串联起新城的每一寸土地。近年来,泾河新城积极践行“公园城市”理念,将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紧密结合,推动城市建设向着更加宜居、更加美好的目标稳步迈进。 公园城市,并非简单的“公园+城市”的叠加,而是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理念和模式。坐拥得天独厚生态环境的泾河新城,早在规划之初,就充分考虑到了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和谐共生,巧妙地将“独乐乐”与“众乐乐”的需求相融合。经过数年的探索与实践,“公园城市”的理想蓝图正逐步具象化,泾河新城的“公园城市”特色愈发鲜明。
如泾河云廊,就仿佛一条绿色的丝带,串联起新城的各个角落,使得居民们推窗即可见景,出门便能入园。散步、晨跑、骑行,享受大自然带来的宁静与美好。这种惬意的生活方式,对于新城居民而言,早已成为日常的一部分。 还有瀛洲公园,一千多年前,唐太宗与十八学士就在此把酒吟诗;如今,这里已成为一个集“生态、和谐、康乐”的休闲娱乐与风景观赏平台于一体的好去处。同时,公园里的诗文景墙与自然景观相辅相成,更是别有一番风味。游人们在这里漫步、观赏、拍照留念,感受着历史的厚重与自然的韵味。
在泾河新城上松苑里,各种珍贵的罗汉松造型奇特、四季常青,与山、水、松、石融为一体,形成一幅“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山水画卷。 从桃花、杏花、油菜花到“网红草”——粉黛乱子草......一年四季,泾河两岸风景各异,随着时节交替,变化着不同颜色,吸引了众多游客竞相前来观赏打卡。游人们在这里留下了欢声笑语,也留下了对泾河新城的美好印象。
在公园城市建设上,泾河新城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据统计,目前,新城已建成公园共29个,其中城市公园14个,绿化面积约125万平方米;口袋公园15个,绿化面积约10万平方米。新城内公园数量不断增加,绿地面积持续扩大,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休闲空间。这些公园和绿地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还提升了城市的生态品质和生活质量。 有人认为,绿色生态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矛盾,追求绿色生态必然会影响经济发展速度。然而,泾河新城的实践证明,绿色生态与经济发展并非水火不容。
作为泾河新城着力打造的全国一流的氢能产业聚集区和创新生态区,秦创原·氢合湾—氢能产业两链融合科创区通过规划建设高水平氢能科创载体和多个高品质氢能示范产业园区,牵引带动氢能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在新城融合发展,计划到2026年发展氢能产业链企业100家以上,氢能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不仅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也成为城市绿色转型的重要引擎。 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通过科学规划和有效执行,泾河新城实现了经济与生态的双赢。通过发展绿色产业、推广清洁能源、加强生态治理等措施,新城不仅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还推动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光伏产业、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产业的蓬勃发展,为新城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吸引了大量人才和资本的涌入,为新城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今,在泾河新城,天更蓝、林更绿、水更清,人们更幸福、更安康、更和谐。这座公园城市,正以其崭新的面貌和蓬勃的生机,迎接着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